鱼塘随笔

庚子暮春,余与同事相约游鱼塘。

鱼塘位于正安县城东约二十里,凤仪与格林交界。芙蓉江自南而北,石梁河自西而东,二水交汇,形成一巨水塘,广百余亩,深丈许。石梁河水从高而下奔泻,注入鱼塘,形成“倒流十三丈”奇观,斯处水面开阔,四周青山叠翠,风景颇佳,观光垂钓者终日不绝,今更胜昔,为正安州古十景之一。

随行二老叟,见多识广,阅历颇丰。闲坐叙谈,述鱼塘之轶闻趣事。言旧时有一文人曾舟游于此,题诗于摩崖间,数百年传闻甚众。年久内容不详,后有阴阳术士,知地理、追龙脉、散预言:“头顶玻螺盖,脚踏孟通塘。哪家葬得这涵地?辈辈代代出君王。”古时鱼塘无桥,只有一渡口,称“鱼塘渡”,为中观、格林至正安、重庆商盐古驿道。商贩背负重物,须在此候船渡河,闲时风平浪静,汛期则山河暴涨,恶浪滔天,甚而船翻物沉,不知有多少人偿命?有慈悲为怀善士,集善款建观音殿于鱼塘河右侧,庇护行人,是故此庙至今香火仍盛。

白昼商贩负重躬行,象是作揖叩拜,夜间天上繁星点点,倒映鱼塘。阴阳术士思之,撰一楹联:“白天千人拱首,夜晚万盏明灯。”着人刻于河右岸高崖。年深日久,今已难寻。周遭民众得术士教化。为寻龙脉佳地,县城先后有显富杨,宿、徐、钟、陈、周等姓置地葬先辈于鱼塘附近。其后辈虽无君王现,但子孙发迹,且多为贤达之士。

鱼塘多事,公元一九五八年,受“大跃进”、“破四旧”思想影响,大队贫协办主任宋炳奎、支书陈永奎遍挖坟墓,地主陈梦塘之墓由是被毁,葬二十余载尸体完好无损,宋炳奎睹之三魂出窍,不久归西。公元一九九一年,鱼塘宋姓娶妻格林广大万氏,婚后不久,万氏在鱼塘洗衣,不幸坠河身亡。万家依仗家族势力,聚众闯入宋家大打出手,宰畜伤人,警方闻讯介入,调解多时方息。

探根究里,余翻阅《正安县志》,又有县文管所所长田茂国先生鼎力相助,得窥《摩崖碑刻》概观。正安城东九公里,古称“孟通塘”或“官塘”。《正安州志》卷四载;嘉庆六年(公元一八零一年)知州杨皋亮《游大鱼塘记》载;正安州之东,有大鱼塘焉,古孟通塘也,州人告予曰“官塘”。塘侧峭壁林立,有诗刻于其上:

水净人勤酿酒甜,泛舟两叶下碧潭。

摩崖石上诗犹在,三百年来作美谈。

片刻风流莫史传,群贤少长及芳延。

殷勤更尽山人酿,醉把鱼塘作酒泉。

摩崖共三处,即“律诗”摩崖、“孟通”摩崖、“阿弥山”摩崖。“律诗”、“孟通”二摩崖在小河与芙蓉江交汇处,离江面约五米,两摩崖在同一摩横面,相距七米,“律诗”摩崖居左,“孟通”摩崖靠右稍下;“阿弥山”摩崖距“律诗”、“孟通”摩崖右外约半里,离江面高度一百二十米。

究其来历,明嘉靖甲申年十二月六日(公元一五二四年),有一落魄文人宋禄,舟行此鱼塘,但见江面开阔、四周青山翠绿。思己仿效前贤,头悬梁、锥刺股,刻苦用功,却屡试不中,家道如西山日落,恨不能力挽狂澜、光宗耀祖,不禁悲从中来,提笔吟诗一首:

一潭澄碧四山清,寓此崖硅暂驻停。

我有忧怀无处遣,水声鸣咽带愁听。

写毕,愁眉稍舒,但仍不尽意,又诗:

庭桂昨凋零,天公也不平。

山猿知我意,日夜和哀声。

愤懑难消,宋禄写诗于石崖,耗财聘石匠刻成,不意间竟留一文墨胜境,历代观临者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宋禄家道中落,考试不第,叹命运弄人。虽有志大才疏之嫌,功名不达之悲,但其雄心、抱负、才情、因诗而存,幸哉!

时移事易,不觉间五百岁已逝。鱼塘地貌变化者甚。新中国诞生,长经济、强国防、匡正义、扬国威、施仁政、惠民生、百废俱兴,公元一九七一年建成石拱鱼塘大桥,由是天堑变通途,鱼塘渡口遂成历史,石桥上车水马龙,人民生活巨变。公元二零零四年建沙阡电站,巨坝拦江,鱼塘上游至毛家塘十余公里江水骤涨,山峡巨湖,似有梁山水泊之势,泥沙堆积,致鱼塘水深不及三尺;二零二零年再建离江高且长三十余丈鱼塘特大水泥桥,巍巍然雄伟壮观,正安至格林公路扩展为二级平直沥青路,格林至县城车程由四十分钟缩为二十分钟,乡镇人民生产生活益善。

近年来,各级党政践行科学发展观,退耕还林,山绿林茂日显,鱼塘天蓝地绿,水秀山青,风光甚美,有生意人陈雷建鱼塘庄园于摩崖边,客人可观碧水绿波,可看山川秀色,可享清净舒适,由是门庭若市,宾客趋步而至,日进斗金,鱼塘遂成聚宝盆矣!

更赖古人文化积淀之教诲、熏陶,山峰民众得文教之先,务本求实,克难攻坚、奋发图强。先有县公安科长万赢州于一九五三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开会,荣光轰动一时;近有万大勇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副县级)、跻身县政坛要员;社区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争先、群众支持,建成社区青年农民学校,于夜间培训有志青年农民技艺,学员勤学善思,抓产业、调结构、夯基础、别贫困、勤致富。至今山峰社区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多达百余众,社区农户八百余户,三千八百余人尽皆住进漂亮水泥楼房,屋内沙发、彩电、冰箱等现代家具齐全,村组公路硬化,四通八达;社会治安稳定、邻里和睦;居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孝老爱亲,容光焕发、喜形于色、乐享小康、共圆中国梦!

宋渌地下若知,当精神振奋,吟诗作对,狂笑高歌。余不揣浅陋,拟打油诗一首,与宋渌相和:

于今盛世临,民富国太平。

前人知此象,与我同欢声。

美哉!鱼塘。幸哉!鱼塘。

点击下方按钮一键分享: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